【背景鏈接】
據公安部新聞發(fā)言人武和平透露:被抓獲的青少年犯罪當中,有近80%的人通過網絡受到誘惑;這些人因為沉湎于網絡,或者受到網絡黃色信息的侵蝕,作案甚至作大案,進行詐騙、搶劫、搶奪的犯罪比例非常高。
【標準表述】
按說這并不是一個出人意料的數(shù)據,關心網絡和青少年問題的人們都不難想見。人的一生中,青少年時期是個關鍵成長階段,年齡和心智的局限,加上荷爾蒙的加速分泌,使這個時期的孩子處于噪動不安當中,并且自控能力較差,外界的一丁點兒刺激或誘惑,都有可能會引領一個人走上截然不同的人生道路,當然是有好有壞,其中嚴重的甚至誤入歧途。對青少年的成長而言,必要的約束與引導是不能少的。而在科技影響生活的今天,對青少年的網絡生活,也同樣需要約束和管理。
網絡是把雙刃劍。在提供給人們文字、圖像等各種形式的海量信息的同時,不免泥沙俱下。對此有人說“有需求才會有供給”“存在的就是合理的”,但作為一個國家、社會,大大小小的單位團體,都需要相應的規(guī)章制度進行必要的規(guī)范和約束,否則聽任其中一些成員隨意胡為,危害的還是大家,更何況網絡問題相當復雜。
【具體措施】
網絡應用無論從時空方面還是功能方面,都正日益向更寬廣的方向延展。對各級政府來說,既要讓人民群眾照常上網,享受網絡帶來的諸多益處,又有責任盡量避免網絡對社會生活帶來的副作用。
版權所有:易賢網